酒城,有一群青春、热血的“骑兵”!
蒋晓灵 谭绿林
在泸州,有这样一群“酒城骑兵”。
他们热爱骑游,是车行天下的“唐.吉珂德”,是向艰苦自然环境、自身体能和赛车技术发起挑战的勇士,是拼搏奋进、团结友爱、关爱互助的力量的化身,是热心公益、环保行动的先锋。
严格“收兵”
头盔、护驾、护肘、护腕、护膝、靴子……看着眼前一个个全副武装、英姿飒爽的“酒城骑兵”,让人好生羡慕。一问,这一套安全装备可要花两千多元呢。再看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光泽的骑兵坐骑,九成以上是车座高、动力大、通过性强的越野车。看来,骑兵们的行头很专业。要想走进这个青春、活力的组织,成为真正的酒城骑兵,“收兵”比较严格,得过三道坎儿呢。当你递交了“入伍”申请书后,第一关是资质审查:是否驾驶证照齐全;第二关是否有稳定收入,而非游手好闲之徒;第三关是“政审”,观察一个月,了解人品及其家庭、本人在单位表现、以及社会关系网是否正常等。
该协会自于2007年12月成立车友俱乐部, 到今年5月20日在江阳区文化体育局的关怀指导下,经过江阳区民政部门登记许可正式挂牌定名为“酒城骑兵摩托车运动协会”。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协会正式会员已由几人发展到68人,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而女性占了十分之三。但他们无一不是摩托车爱好者,多数驾龄竟然在十多年以上,已把摩托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骑车上下班,骑车走进大自然,拓宽生活视野,骑车会友,交流学习车技等。
他们响亮提出了协会宗旨:摩托车是工具,社会公益活动是灵魂,友谊是动力,环塔拉力是梦想。平时,协会按“一月一次大型活动,一周一次小型活动”的标准,组织会员们进行自驾摩托车旅游、场地技巧越野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每次外出骑游,队伍均编队出行,头车、尾车一一编排好,秩序井然,控制车速,纪律严明,创造了一年多来无一交通事故的光荣记录,堪称摩托车手的模范。
“爱心拉练”
他们始终将公益事业作为自身的职责,活动的灵魂。车行到哪里,便将爱撒到哪里。2007年12月,当他们从泸州晚报得知21岁的古蔺护士邓和芳遭遇车祸的不幸消息后,很快募捐了1000余元爱心款送到她所住的泸医附院,给予年轻姑娘重新站立起来的信心。2008年4月,7个车友到重庆参观摩托车展,得知小邓已转到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治疗,他们又携带营养品到医院看望她,给她送来了家乡的温暖。2008年8月,车友们协助湖南大学生发起的“义暖中华”行动,到古蔺龙山镇建立四川首个乡村图书馆时,还不忘再次到古蔺看望在家养病的邓和芳,俨然是她的老朋友。就在这次出行中,热心公益活动堪称“骨灰级”的车友刘浩,却在山道行驶中不慎受伤。
2008年1月,车友们开赴古蔺山区骑游。途中,他们看到白沙村校的孩子在寒冬腊月仍然身穿单薄的衣裳,有的甚至光脚板走在寒冷刺骨的山道上,便萌生了为孩子们送温暖的念头。回泸后,几个车友火速行动,联合泸州论坛、群狼户外等,共同募捐了1000余元,为孩子们买书包、买衣物和学习用品。去时天寒地冻,大雪封山,行路非常危险。当他们风雪兼程、浑身湿透地赶到白沙时,整个村子都轰动了。小小的村校聚集300多人,村民、师生排队用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们由衷的感激。
谈起协会为何选择做社会公益事?协会法人代表张永说,他在2004年看到央视二台的一个报道:北京某车友队到黄土高坡长途拉练,载出一个先天残疾的女孩到北京医治,并发动社会各界为她捐款的事迹。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引发了他“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除了工作之外,还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的思考。作为协会的发起者之一,他提出将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协会的宗旨之一,“我们不仅仅着眼于摩托车的休闲健身娱乐,青年还应该对社会有所回报”。这一倡导得到车友们的积极响应,以后逐渐形成为他们的核心摩托文化。而今,他们的选择得到社会的赞许,称他们的活动为“爱心拉练”。
宣传“大使”
酒城骑兵走到哪里,就将泸州宣传到哪里。他们是家乡的义务宣传兵,把对家乡的爱带到四面八方。他们游遍泸州,熟悉家乡的每一个旮旯犄角。以前他们做车旗,呼啦啦地飘在车上,经行处每每成为路人瞩目的风景。但是,车旗招风易损,现在他们索性在每辆车上贴上印有编号的队标。
谈起宣传,协会发起车友之一曾唯诚说,“一方面是通过网络宣传,我们在泸州论坛建立了阵地,在摩友世界也常登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少车友就是通过网络互相认识,然后成为朋友,走到一起的。尤其是外地车友,通过网络,了解泸州摩托车友的行踪,认识泸州,走进泸州。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的距离就此拉近了。已有自贡摩友之家、江安云游、云溪户外、重庆大学城摩友会等成为酒城骑兵的“拜把兄弟”协会,互通有无,往来甚繁。迄今为止,已有30多拨五百多名来自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河北、重庆以及川内兄弟城市的车友到过泸州。车行天下,一律实行AA制,已经成了车友界不成文的约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车友们来,必先跟东道主打招呼,然后由东道主作向导,带领他们走黄荆、福宝、二郎、张坝、方山等地一游。
“另一方面是酒城骑兵的口头宣传。走出泸州,每到一地,便向外地朋友宣传泸州,邀请他们到泸州旅游。我们的足迹已经远至西藏、宁夏、丽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