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一条“盲人练一年字才办成离婚”的新闻冲上了微博热搜。 据银川媒体报道,银川市一对老年夫妻历时两年,才在当地民政局办成了离婚手续。老人的女儿称,卡壳的原因是母亲褚女士签字不合格。褚女士是一位盲人,为此练了一年的字。而西夏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对此予以否认,称没有为难当事人,更没有让当事人练这么久的字。 双方各执一词,说法产生歧义,一方说自己的母亲为了离婚练字练了一年,一方说没有这回事,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很难看清孰是孰非,但我们也不难看出这其中的一些问题所在。 残疾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在到各种办事机构办事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方便,有的是眼睛不方便、有的是手不方便,难道种种的不方便就让残疾人朋友失去了去办事的权利了吗?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变通一下? 我想,我们不论事情的真相是怎么样的,至少我们可以从相关办事部门找到一些问题。此次事件的涉事部门说“协调录音录像的设备需要时间”,并“考虑到褚女士会写字”,遂引导褚女士颤巍巍签下7次名。正如大众所知,在很多公共服务场所、银行等地方都会有录音录像设备为前来办事的残障人士服务,但西夏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却没有这些设备,可见,我们的这些为人民服务的窗口型单位还是应该完善本身的不足,补足自身短板。有规矩自然是需要遵守的,但遵守规矩的同时也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善于变通,不能忽视了我们的小群体,我们应该努力去推动政策法规的改变,努力去让政策法规有更高的普适性,有更灵活的处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