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医疗健康   徐勇:以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返回列表
查看: 14930|回复: 0

徐勇:以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6 09: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泸州
本帖最后由 小编滚滚 于 2019-7-16 09:53 编辑

                    记2019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徐勇教授
颁奖词:

医路徐行,勇于上下求索。

宁愿架上药生尘,但愿天下人无病。他安神定志、医德高尚,27年初心不改,27年专注求索,悬壶济世、造福苍生,因材施教、悉心传承,夙兴夜寐、守正创新。他以不懈的追求、卓越的医术,为无数患者带去了新生的希望。


d6233cfaaa53c60e96ff865956dd8de8.jpg

7月13日,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中科院成都分院、省国防科工办共同发布了十位2019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获奖名单,作为泸州市唯一的2019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我院副院长、内分泌代谢科徐勇教授受邀出席发布仪式。四川大学校长、四川省科协主席、李言荣院士为徐勇教授颁奖。

e1e7d2b34ce711943b15624dc22cc9fa.jpg
72ebea19afbef390f1c5781bc5f90501.jpg

“最美科技工作者”,评的当然不是颜值。“美”是指美在精神,本次评选是为了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医路徐行,勇于上下求索”这是大会为徐勇教授特别创作的颁奖词。“非常高兴获得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殊荣。这份荣耀属于我所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属于与我一同致力于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团队,也属于理解和支持我工作的家人。医者初心,我将在保卫人民健康的道路上继续求索,不负使命。”徐勇教授在颁奖仪式上说到。

据悉,本次获评的十位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将作为候选人推荐参评全国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72bb7ac97490c8ded4102fab7f8e34a1.jpg

作为始终坚持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致力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的医学工作者,徐勇教授从未停止过对医学之路的探索步伐,从医27年,徐勇从一名普通的医学生,成长为主研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最美科技工作者”,这其中,发生了哪些动人的故事呢?

让我们走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听徐勇教授讲述他不平凡的故事。

踏实做人
立志当一名好医生

1969年,徐勇出生于自贡市荣县一个小山村。“我父亲在很年轻时就患脑中风,行动不便,家里条件也不好,全家生活的重担都就压在母亲肩上,为了供我上学,家里付出了很多。”虽然时间久远,但那段岁月依然让徐勇记忆犹新。

“我年幼时,看病比较难,我与母亲一道去医院看望父亲,要走几十里路,山路崎岖,母亲带着我走得很艰难。那时我就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当一名好医生,把父亲的病治好。”谈起学医的初衷,徐勇坚定而决绝。

祸不单行。徐勇在高考前感冒了,吃药后出现双下肢活动障碍伴皮疹,在县城几家医院都医治无效。高考前的学习压力和下肢不能行走的痛苦,让全家人都心急如焚。“后来家里人想方设法把我辗转送到内江市专区医院,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一看就诊断我患了‘过敏性紫癜’,服药后身上的皮疹就消退了、肢体也恢复如初。这次患病经历让我感受到一个好医生对患者的影响。”

徐勇说,高考填志愿时全家人的意见都一致,所有的志愿都选择学医。他也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父亲虽然行走不便,却依然把他送到泸州医学院(现为西南医科大学),并嘱咐他“要好好学习、学到真功夫,今后才能当个好医生。”

“父亲的嘱托和家人的期望是我潜心学习的不竭动力。”徐勇大学毕业后,因品学兼优被分配到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工作。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端端正正行医,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徐勇为行医治病定下了自己的标准。

70e04c5f3de8b253f20396ec94f4d4f5.jpg

医术精湛
平凡岗位不平凡事业

一个山里娃能留在医学院工作,徐勇倍加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刚参加工作,缺乏临床经验,面对病人有时无从下手。我白天向老师请教,晚上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自学,并认真做笔记,现在我都还保留着以前的10多个记满文图的笔记本。”

徐勇表示,要成为一名让病人信赖的好医生,就必须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还要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收病人、查房、开医嘱……每一个环节,他都做到用心用情。

“行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凭一颗仁慈善良之心是不能实现救死扶伤的,拥有精湛的医术才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徐勇先后到北京协和、上海瑞金、东京国立、美国哈佛等医院研修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学成归来,他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工作中。有一次,在夜巡病房时发现一个身强力壮的中年男子在病床上呻吟不断、痛苦不堪。徐勇通过询问检查,诊断病人患严重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后叫值班医生连夜静脉使用利多卡因封闭治疗(这种方法专著上没有提到,但有文献报道)。第二天早上,患者高兴地告诉徐勇:“徐医生,你开的药非常有效,昨晚是我这一年来睡得最香的一个晚上,谢谢您!”

“有时候,看到病人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沾满汗渍、上面写着我名字的小纸条来找我看病时,我既因病人的信赖感到欣慰,又因纸条寄托着病人的希望而感到责任重大。”徐勇如是说。

20多年来,徐勇带领他的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甲状腺栓塞治疗青少年甲亢,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介入治疗嗜铬细胞瘤,先后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外周血自体干细胞移植、负压伤口吸引治疗糖尿病足病、肾上腺静脉取血诊断疑难肾上腺疾病等新技术。医疗技术、科研水平突飞猛进,一些技术达到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

“我只不过是在平凡的岗位做了应该做的事。”在荣誉面前,徐勇很淡定。

b8d74be198e484e778b890eb79f27bf5.jpg

诲人不倦
身教胜于言传

“学医者,除解病患之痛,当铸医者大爱。”作为医院的副院长,徐勇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教学中,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胜于口头训诲”的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每一堂课我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徐勇长期担任本科学生、研究生和海外学生的《内科学》《诊断学》理论课教学,在上课和查房时,特别注重传统知识和新进展的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临床案例的结合、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结合,并加强学生医德素质培养,让学生在求学阶段就始终牢记学医先做人的道理。

“徐教授的课风趣幽默,把枯燥的知识融入到身边事物中,讲得生动有趣,这样我们记得牢固,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是学生们对徐勇的一致评价。

“每一次学生的掌声,都是对我最好的鼓励和认可。”谈到此,徐勇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勇所授课程《内科学》和《诊断学》于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网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前几天,我带的两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并在会上作学术交流发言。”徐勇自豪地分享着他的喜悦。

“我经常把带研究生比喻为完成一幅幅作品,要做到倾心尽力、尽善尽美。”对于学生的课题,从选题、实施到论文写作,各个环节都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所带的学生也个个出类拔萃,屡屡获奖。

9beabce8991f820293d4544ad4a13553.jpg
勇攀高峰
铸人民健康卫士

“医路漫漫,有许多未知的谜底需要探索,我愿做这样一位不知疲倦勇于求索的勇者。”

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徐勇发现糖尿病患者到后期出现血管并发症,处理起来十分棘手,有时甚至无药可治。“我下定决心要对血管并发症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到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方法。”徐勇每天做好临床一线、管理事务、门诊看病的繁忙工作后,又全心身投入到实验室里,在烧杯试纸、文献数据、讨论研究中去寻找科研的灵感、探索糖尿病并发症的未解之谜。

“作为同行的妻子对我的工作很理解,但女儿小时候有时埋怨我,说同学的父母经常陪孩子出去旅游玩耍,你只晓得工作。”对于此,徐勇心存愧疚。相对于工作,他对家庭的付出确实太少。

27年来,徐勇致力于糖尿病并发症领域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糖尿病肾病发病的泛素化新机制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效的泛素化抑制剂,为危害巨大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治疗带来希望。经过他和团队倾力抢救好转或恢复健康的甲亢危象、糖尿病高血糖、低血糖昏迷、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等危重病人不计其数。

他的主研成果《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获得泸州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他带领团队创新性开展的糖尿病足病治疗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效果,降低了糖尿病足截肢率,该项目糖尿病足截肢率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糖尿病足的截肢率。国内权威同行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危害巨大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徐勇说,人活着要有所追求。

“在医学险峻的山峰上,我会不断攀登,继续踏着前辈的足迹,在保卫人民健康的道路上前进……”谈到未来的打算,徐勇目标明确、信心满满。

人物名片
徐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
二级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泸州市拔尖人才。
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泸州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各类课题30余项,获发明专利2项。

eb209f2808e612576fab34c71167717c.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11 | 帖子:4547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30-31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