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编滚滚 于 2022-11-25 15:51 编辑
徐祖健
人物徐祖健 他,曾是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原泸州医学院中医系)一名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今日,他已是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名医名师。
1986年,徐祖健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一步步走到今天,他已在中医骨伤教学领域辛勤耕耘了36年,探索出了一条以精品课程、精良团队、精细管理为其内涵的“三精教学”人才培养路径。
“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2003年,时任中医骨伤教研室主任的徐祖健及骨伤教学团队便迈开了建设“精品课程”的步伐。
“当时申报精品课程时,师资团队、网络素材、教材编写等多方面都是空白,我就从这些开始着手建设。”徐祖健回忆道。把医院整个大骨科医师纳入教学队伍,并成立了关节、小儿骨科等8个亚专业组来充实教学团队;同时利用休息时间,频繁奔走于医院和电教录音室之间,积极准备课件并联系学校电教科帮忙录制视频资料准备网络素材。
2018年,由徐祖健导演的医学电影教学片《青少年腰椎峡部裂微创术》获希腊健康女神奖,该奖项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国际性和权威性的医学影视奖项;同年,徐祖健荣获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荣誉称号。骨伤教学团队逐渐追赶上了网络在线教学的新发展趋势。
2019年,河南中医药大学恢复骨伤专业招生,但相关教材已近20年未更新。国家计划重新组织编写骨伤专业本科及研究生系列教材(即8+7教材)。徐祖健立即申报并当选《骨伤手术学》副主编,还先后推荐9名教师申报参编国家中医骨伤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为全国综合性院校教师入围教材编写人数之最,开创了我院教学团队集体参编国家规划教材的先河。从国家“十一五”高职高专中医骨伤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基础》副主编一直到“十四五”高等院校中医骨伤专业规划教材《骨伤手术学》副主编,徐祖健一直积极推进骨伤科学课程、教材建设工作。
目前,《骨伤科学基础》已建成为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本科一流课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建成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教研室还逐步建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平台课、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慕课,实现了中医骨伤人才培养全课程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徐祖健说:“教研室积极把课程建设做好,学科专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为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打造一流学科做贡献。”
“精良团队” 骨伤教研室成立于80年代,当时仅几名教师,教师少、教学任务重。
第一个着力点 扩大师资队伍成为构造精良团队 “很多医生都将精力重点放在临床上,对教学不够重视,我先是动员我们科室的人员参与教学,然后再邀请相关科室对教学感兴趣的人员加入。” 通过实施“双师制”(既是大学教师又是临床医师),广泛吸纳了临床医师充实教师队伍。从几名教师到如今的62名,中医骨伤教研室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第二个着力点 提升师资团队的教学能力水平 为吸纳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徐祖健逐步把医院几个骨伤科的主任、副主任、高级职称专家、高学历人才吸纳进入教研室,并创新性地成立了由13人组成的核心教学团队。此外,他还非常重视青年教师个人的发展培养,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参加教学竞赛活动。青年教师郝琦、刘华辉、袁毅、罗旭超等分别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目前,从学士到博士,从仅有1名教授到12名,还有校级教学名师1名、四川省名中医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教研室拥有了老中青三结合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第三个着力点 以文化建设带动教学能力提升 中医骨伤教学团队在历经二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步提炼形成了“谈骨论筋、守正创新、救死扶伤、情缘初心”的团队文化理念,成立了中医骨伤文化思政传承室。“了解历史,才能明确今后的方向。从教研室第一位主任袁明辨老师,到游洪涛,再到我,从70年代起的教学资料都一直保存至今……” 徐祖健如数家珍。教研室谨记“培养优秀的中医骨伤医学人才”这一初心,针对大一新生创办了《兴趣骨伤》系列专题讲座,为许多专业方向不够坚定、甚至不明方向的学生引路;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让学生从大一便开始跟随导师查房、坐诊看病;并率先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办骨伤专业方向(骨伤辅修班),尝试小班制骨伤教学,实施了PBL教学模式等。
“精细管理” “学校有一整套完备的、成体系的教学制度。要实现‘精细管理’,主要在完善组织构架抓落实和建立核心团队抓关键等方面下功夫。”
其一 完善组织构架抓落实 有别于大多数教研室仅有主任/副主任、秘书的简单管理构架,徐祖健作为教研室主任,建立了多层级、阶梯式的教学管理组织构架,即一线医师教师-科室实践技能带教秘书-学科秘书(兼)-教学秘书(兼)-副主任(兼)-主任(兼)。“这个构架看上去有点复杂,但在落实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徐祖健继续介绍:“履行一线医师负责临床见习、科室实践技能带教秘书协调科室间医疗教学与规培、学科秘书负责学科建设及教改、教学秘书负责教学日常工作落实及试题试卷考试和各种教学文档的保存管理、副主任负责督促落实教研室各项规章制度及协助主任工作、主任负责教研室全面工作及导向。这样,教学管理基本上没有盲区了。”
其二 建立核心团队抓关键 核心教学团队是徐祖健在骨伤教学团队的基础上选拔优秀教师组建而成,团队里的教师既有分工又有配合,部署任务、督查指导、课堂教学、临床管理……这个团队犹如教研室教学管理的中枢,指挥调度着教研室的有序运转。除了核心教学团队,教研室还分门别类地建立了教师群、秘书群、一流学科建设群、教材建设群等多个微信群,进一步畅通了信息的创建、共享、传达和任务落实。
徐祖健
36载寒来暑往,36载几度春秋。三尺讲台下永远是一张张青春飞扬的脸,而讲台上的徐祖健不再是昔日的俊逸少年。身为四川省名中医、西南医科大学教学名师的他已过知天命之年,今时今日却仍壮心不已,他淡然说道:“当好一个医生,可以救治很多患者;而作为一个优秀的医学教育者,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生,也就能够救治更多的患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教师,这就是我的毕生所求。
|